4月20日上午,,《文藝報》文藝部副主編徐健,、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小菊應邀來校,在文學院A8-428報告廳為戲劇影視文學教研室分別作了題為《中國當下話劇發(fā)展的幾個問題——以2018年為例》《戲曲2018:生態(tài),、創(chuàng)作與傳播》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文學院院長王建國主持。
徐健結合自己的戲評經(jīng)歷和審稿體會,,全方位講解了當今話劇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實題材,、文學改編/經(jīng)典改編、西潮”三大現(xiàn)象,,并與大家分享了劇本寫作中題材及方向選擇的經(jīng)驗,。李小菊以多個戲曲劇種為例,,總結并詳細介紹了當今戲曲生態(tài)、戲曲的創(chuàng)作,、保護及傳播等問題,。兩位專家的報告深入淺出,邏輯清晰,,在場師生受益匪淺,。
報告結束后,兩位專家與文學院教師進行了互動交流,,分享了他們審閱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的體會,,并對老師們的項目書進行了現(xiàn)場指導。王建國向兩位專家贈送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洛陽曲劇團專場演出CD,。
徐健,,文藝報藝術評論部副主任、副編審,,文學博士,。兼任北京戲劇家協(xié)會第六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常務理事、第二屆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國際戲劇評論家協(xié)會(IATC)中國分會理事。2009年曾赴慕尼黑大學,、維也納大學訪學,。著有《困守與新生——1978-2012北京人藝演劇藝術》《時代、審美與我們的戲劇——新世紀以來話劇文化觀察》,。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文藝報》《戲劇》《戲劇藝術》《中國電視》等發(fā)表文章,、論文90余篇。曾榮獲2015年第四屆飛天電視劇優(yōu)秀評論獎一等獎,;2014年度“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yōu)秀編輯獎”,;第22屆田漢戲劇獎論文一等獎;2018第三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yōu)優(yōu)秀評論文章,。
李小菊,,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戲曲學會秘書,。《中華戲曲》編輯部副主任,。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戲曲和小說研究,。發(fā)表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專著《敘述者與吟詠者——明代歷史演義中的詩詞曲賦研究》,,論文《論湯顯祖〈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的戲曲理論史意義》、《論〈隋唐兩朝志傳〉中的詩詞曲賦》,、《論明清章回小說開頭模式及成因》,、《敘述者與吟詠者——論歷史演義與詠史詩》、《論〈紅樓夢〉開頭藝術》,、《〈豆棚閑話〉的敘事學研究》,、《20世紀中國古代章回小說文體研究述評》等。目前正參與院重點課題《昆曲藝術大典》的編纂工作,,主要負責明代昆曲歷史理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