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從民國時期戲曲期刊看中國傳統(tǒng)戲曲表演的聲科學認知》
報 告 人:楊陽
報告時間:3月21日 9:00
報告地點:音樂學院A420會議室
主辦單位:科研處,、音樂學院
報告人簡介:
楊陽,理學博士,山西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藝術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古戲臺聲學實驗室負責人,、科技史所和音樂學院教授,、雙一級學科(科學技術史和藝術學)博導。中國聲學學會建筑聲學分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歐洲科學史學會會員。山西省高校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三晉英才計劃“拔尖骨干人才”,。發(fā)表論文30余篇;獲授權專利6項,;主持國自科面上(音樂界首個),、國社科學“冷門絕學”專項(山西省首個)等國家級課題4項;獲省社科研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兩次,。
講座大概內容:
古戲臺聲學技術是歷史真實存在,還是歷史輝格解釋,?為何楊小樓,、梅蘭芳等諸多名角在北京“第一舞臺”的演出是經歷“騎虎的恐怖”?研究發(fā)現(xiàn)民國戲曲期刊中聲科學的記述,,既是古戲臺聲學技術研究的文獻依據,,亦是記述北京“第一舞臺”慘淡經營原委,、討論“舊劇”和“新臺”合宜與否的重要史料。講座在分析上述史料科學價值的同時,,佐證了古戲臺聲學技術的真實性和有用性,,亦彰顯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表演體系的獨特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