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基于無機鈣材料的碳酸鹽巖石質文物保護
報 告 人:楊富巍
報告時間:2024年5月14日下午14:30-16:00
報告地點:信息技術學院5樓515會議室
主辦單位:科研處 信息技術學院
報告人簡介:楊富巍,,河南西平人,1976年10月生,,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化學系文物保護方向,,獲理學博士學位。現(xiàn)就職于西北大學文物保護技術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土,、石、陶,、灰漿等傳統(tǒng)建筑材料,,骨、角,、牙,、貝等動物硬組織文物及化石的劣化機理和保護方法。2013年以來先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甘肅省“飛天學者特聘計劃”,,甘肅省“領軍人才”,陜西省“千人計劃”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及省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各1項,,參與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多項,。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中國科學》,、《無機化學學報》、《無機材料學報》,、《文物》,、《故宮博物院院刊》、《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等國內(nèi)外知名期刊發(fā)表論文50余篇,,獲授權國家專利9項,。
報告內(nèi)容簡介:石灰質文物是以碳酸鈣為主要材質構成的文化遺存,。我國此類文物數(shù)量巨大且類型豐富,包括碳酸鹽巖石質文物,、石灰砌筑灰漿,、石灰抹面灰漿、灰塑等,。由于其碳酸鹽材質,,露天環(huán)境中石灰質文物容易受到自然降水、溫濕度變化,、大氣酸性污染物等的影響而發(fā)生表面溶蝕,、解理開裂、酥粉剝落等多種風化病害,。本報告主要對草酸鈣,、磷灰石、碳酸鈣等新型保護材料在碳酸鹽巖石質文物保護中的研究及應用進行匯報,。